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app,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入口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四次会议转基因农作物技术应用与安全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主办,孟山都公司协办。来自北京地区各相关研究单位的20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包含转基因农作物技术应用和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管理两个议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黄大昉和郭三堆、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等多位专家,就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成果、国际上转基因技术研究前沿、转基因农作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研究进展以及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专家指出,相关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以来,在国际争论的环境中迅猛发展,成为近代历史上应用最快的作物新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1.143亿公顷,增长了67倍,种植的国家达23个,还有29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作为食品或饲料进口,种植的农户首次超过5000万,90%的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中国是全球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主要国家之一。据估计,1996年~2006年,中国已从种植转基因棉花中获益58亿美元,其中仅2006年的收益就达8.17亿美元。
目前,国内对转基因农作物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开展,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在不断规范。转基因作物从研制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来,并未发生一例环境和食品安全性事故。专家在报告中强调,为确保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科学、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经政府批准进口或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及其产品都通过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与会人员与报告者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参会代表普遍认为全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陈晨)